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四十一章 夺门  (第11/15页)
正确的未必是合适的。    好听的话,哪怕再没道理,人也愿意听。    难听的,哪怕逻辑再缜密、条理再清晰,听了也觉得刺耳,而不免动怒。    人活的就是一张脸,以童自容的性子,又总难免让人丢脸。    1    比如他自己,看网上网友的恶意的评论:我看了多少年多少年的剧,演的什么玩意,把我家的狗栓到镜头前,也比这强....之类的进行批评时也难免心中不快。    一开始他还有点疑惑,可是后来看到李雪建、陈保国也被人这么喷,他更加疑惑了,难不成国内的表演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根本性问题?    直到看到网上不少人夸邓莉君“绝对近现代第一词人,徐智摩也要甘拜下风之类的评价,毕竟他写不出《独上西楼》那样的唯美歌词”后,徐容彻底明白了。    这些评论总是习惯于先把资历亮出来,以表明自己的倚仗,其实呢,正是这句话,暴露了评论之人内心的空虚,因为他们的认知就是了解的那些,超出了认知,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不对的。    看的书越多,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越少,同理,看的书越少,才能深刻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懂的真多。    可是纵然明白了这个道理,他每每看到这样的评论,还是免不了心烦。    就像童自容的直言不讳的批评,哪怕人明知道他水平很高,可听了就是心烦。    不过经媒体这么一阵子报道,想来童自容的日子接下来会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