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五章 弦乐四重奏《死神与少女》 (第5/6页)
r> 这首曲子由前世的浪漫主义作曲大师舒伯特所写,作为他的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,作品编号为D.810。 范宁本想略微更名,但发现不同世界的人们都有“死神”的民俗词汇,含义也基本相同,于是保持了原汁原味。 这是舒伯特的一部极富戏剧性的室内乐杰作,具有独特的神秘气氛和哲学性,首尾乐章贯穿着对生命的渴望,中间核心的第二乐章似凄凉而痛苦的哭泣,结局矛盾的冲突解决,又以死神的胜利而告终。 凭记忆写出一部不是钢琴独奏的作品,对范宁是个非常大的挑战,他虽然听感十分熟悉,但并不会演奏其他乐器。 得益于两世音乐素养,和有知者的灵感强度,他对于潜意识的回忆和提取远超常人。 时长超半小时的作品,采用听感回忆加和声推理的方式,清晰地呈现四个声部的运动关系,音符的准确率应该超过99%,剩余的1%主要为一些复杂段落次要声部的出入。 他前世看过一些有音乐元素的穿越,里面的主角动不动就回忆并写出了一部交响曲,那庞大的曲式,二三十个独立运动的声部,一二十种配器都完美重现。 轮到自己穿越,他发现目前以自己三阶有知者的灵感,回忆一部弦乐四重奏就已尽全力。 可能是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灵感还不够高,这一点或需在非凡领域进一步晋升才能有所改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